南宫28,南宫28官网,28彩票网站,28开奖,28下注,彩票赚钱,28预测,28走势分析,28开奖预测,28下注李尚哲(이상철),韩军退役中将,1967年5月17日出生于京畿道龙仁郡白岩面,曾考入汉阳大学经济系,1990年读大四的时候志愿申请到学生军事训练团(RTOC)第28期受训,毕业后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一开始在第707特种攻击团服役,此后步步高升,2019年5月晋升第5步兵师少将师长,2021年10月升任军事安全支援司令部中将司令,2023年10月退役。
2019年,李尚哲担任第5步兵师少将师长后,接受了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下发的一个重要任务:在第5步兵师辖区内的铁原郡箭头高地——这个朝鲜战争中后期对峙阶段的热点交战区域——挖掘尚未被回收的参战双方官兵遗骸,这一任务属于2018年9月韩国国防部长官与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在平壤签署的协议中的一项。不过,虽然朝鲜方面在非军事区(DMZ)内开辟了一条长达3公里的通道,但在长达三年的挖掘工作里,朝鲜方面却始终没有派人参与箭头高地的挖掘工作。
据战史资料显示,志愿军与美韩联军在箭头高地(在我方战史中被称为铁原281.2高地)一共进行了两次血战。第一次是1952年10月,法国远征军在箭头高地击退志愿军第38军的进攻,计阵亡51人;第二次是1953年6月,韩军第2步兵师在箭头高地击退志愿军第23军73师的牵制性进攻,计阵亡180人、负伤771人、失踪16人,两次战斗我志愿军也均伤亡数百人。由于交战区域在军事分界线上,所以双方参战官兵的遗骸事后大多没能得到回收。
2025年5月24日,李尚哲在韩国战争纪念馆的朝鲜战争纪念室对来采访的《朝鲜日报》记者如是说:“我在非军事区收集遗骸时学会了对人类的尊重……我们发现的不仅仅是一块骨头碎片。正是在那里,我学会了以礼相待……”记者也趁此机会,向李少将提了关于遗骸发掘工作的多个问题。
答:记得,是编号19-17,意为这是2019年发掘出的第17具遗骸。由于该遗骸比较完好,精密发掘队几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使用毛刷等工具进行细致的发掘。
答: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挖掘,我们发现了一具大致属于人类的遗骸,包括头骨、四肢和胸骨。只要看一眼骨头碎片,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他是亚洲人还是西方人。因此19-17是亚洲人,要么是朝韩士兵,要么是中国士兵。
答:是的。东方人的骨骼易碎,而西方人的骨骼即使过了60年依然坚韧,这可能是由于营养状况和其他因素的差异造成的。但除此之外,遗骸身上没有任何可以表明其身份的衣物、标识或武器。
答:韩国政府一直在收集朝鲜战争期间阵亡和失踪人员家属的DNA样本,并将其存入数据库进行管理,目前已经收集了10万多人。
答:是曾在陆军第2师32团服役的二级士官长南宫璇(남궁선),被发掘时他已经在地下埋葬了66年。南士官于1952年4月30日入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阵亡时是1953年7月9日,距离停战协议签署还有18天。如果他能再活两周,甚至两天,或许就能见到儿子了——箭头高地战斗在7月11日结束。
答:是啊,但他们为什么要如此不顾一切地战斗到最后一刻呢?答案不言而喻。正如你所问,因为停火迫在眉睫。只要他们喊一声“停!”,边界就划定了。所以,他们拼死拼活地战斗到最后一刻,寸土必争。这就是高地战争的本质,当时他们挖了很多战壕,所以整个箭头高地简直就是个‘战壕展览馆’,每条战壕里都堆满了尸体,有我们自己的,也有敌人的。
答:如果说到阵亡者人数众多,你会认为那是一片地势险峻、景色壮丽的高地,对吧?但事实上那只是一座低矮的山丘,海拔只有281米。
答:如果你爬到山顶向南望去,几乎一望无际看不到边。在我们国家,像这里这样视野开阔的平原粮仓并不多。如果失去了那里,我们就失去了整个广阔的铁原平原。难怪人们后来打趣说,朝鲜(失去了铁原后)绝食三天,痛哭。
箭头高地的东侧则是白马高地,曾是《太极旗飘扬》等电影的取景地。这也是一片曾经激烈交锋的战场,在短短十天内易主多达十二次。如今,这里森林茂密,但在战争期间,30万发炮弹如雨点般落在这片区域,所有树木都被烧毁,整个高地看上去宛如一匹白马从天而降,因此得名“白马高地”。如果白马高地失守,朝鲜就能占领整个铁原平原,所以我一直坚信,尚未开展大规模发掘工作的白马高地上,埋葬的遗骸数量肯定是箭头高地的十倍以上。
答:有些骨头显然是亚洲人的,但它们异常脆弱和短小,骨头两端都断裂了。法医调查员说,这是因为生长板还没有闭合,它们是十几岁男孩和女孩的遗骸。
答:由于当时18岁以下的儿童不受征兵条例约束,且他们没有服兵役记录——这显然违反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直到现在,人们才发现当时交战双方都有使用儿童在前线作战、运输弹药或担任哨兵。
答:是的。士兵的死亡有记录,比如战斗报告或死亡证明,但儿童的死亡却没有记录。这就是为什么战争爆发时,最弱小的人承受的痛苦最大。
答:是的,即使后来发现是敌人的遗骸,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极其小心地将其挖掘出来,其中大约有70%的遗骸是中国人(李少将这个数据可能存在故意夸大,因为据资料显示2019年至今韩国方面共向我国移交志愿军遗骸492具。笔者注)。
答:我们会用韩纸(这是啥玩意?可能就是宣纸)将每一块遗骸单独包裹,然后整齐地放入一个桐木盒子里。棺材装满后,我们盖上棺材盖,并在棺材盖上用红布写上白色字样的“朝鲜战争阵亡将士棺”。
如果遗骸的身份能得到确认,我会亲自主持简单的追悼会。仪式结束后,一名身着整齐制服的士兵会将盒子挂在脖子上,再放到车上。在发现遗骸的地点,我们还会立起一块小小的无名墓碑。我相信,在那一瞬间,生者与死者,作为人、作为战友、作为流淌着同样血脉的同胞,能彼此相连。
答:是的,虽然我们的价值观不同,但我相信我们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是战士,在前线团结一致,拥有同一种情谊。
答:当然,翻山越岭、翻遍田野寻找遗骸,确认士兵身份,再找到家属,简直是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很多家属们知道死者去世的消息时已经是70年后的事情了。
答:参与这项艰巨任务的士兵都是自愿报名为主,其中也包括一些因为拥有外国国籍等原因而无需服役的年轻人。在非军事区,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这份感激之情跨越了世代,汇聚成一体。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终于和那些被埋葬的老兵以及和我一起参与挖掘工作的年轻士兵们成为了战友。
答:有个当时的排长还活着。他告诉我,要小心对待每一根骨头。他说,有个像胳膊像腿一样粗的战友一直出现在他的梦里,当时他写了一张纸条,准备让那个战友带去传给下一个班,但那个战友刚走出战壕,就被一枚迫击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2021年6月5日,第5步兵师在箭头高地举行了一场追悼会,邀请了九名已确认身份的遇难者家属前来出席。已故一级军士长宋海京(송해경)的儿子询问父亲在何处进行了最后的战斗,甚至询问父亲是否有什么遗言。这位白发苍苍的七十多岁老人摆上了简单的食物和烧酒,朝着父亲的墓地深深鞠了一躬。
据韩国官方事后宣布,在2018至2021年针对铁原郡箭头高地的挖掘工作中,共发掘出遗骸3092具,其中424具遗骸相对比较完整,最终其中有10具韩军官兵遗骸的身份得到确认,并被送回到其家属身边,这10名韩军官兵分别是朴在权、南宫宣、金基峰、郑英镇、金镇久、徐英锡、宋海京、裴锡礼、林炳浩和吴文教。回想起这件事,李尚哲常感慨道,这是他34年军旅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一次任务。
李尚哲事后还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非军事区箭头高地的坐标》(비무장지대 화살머리고지의 좌표다),书中的前言引用了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中的一句话:“天下勇士中,最为强大者莫过于两个——时间和耐心。”
2022年,代表右翼保守派势力的尹锡烈当选韩国总统后,曾在文在寅任期内从上校到中将连升三级的李尚哲的军内前途自然受到影响,并于2023年10月黯然退役。退役后,李尚哲却选择加入了右翼的国民力量党,对此他给出的回答是,相信该党能够实现他的国家安全愿望,或许,这是由于尹总统私下给了他什么承诺,亦或者,只是单纯的因为他“当兵当太久了”,脑子有些不太聪明,总之,在之后的议员选举中,毫无根基的李尚哲自然遭到惨败。
2024年12月,尹锡烈宣布失败后,李尚哲又宣布退出国民力量党,对此他解释说:“军人的沉着冷静,不在于对现状的简单、不加质疑的接受,而在于他们所接受的反复训练……我希望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享有的如同空气般珍贵的和平,是来自军人的辛勤付出。”对此笔者只能评价说,李中将作为军人,在做事情上确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但在政治上似乎还不太成熟,这些事迹给人营造出一种轻浮的政治投机者的印象。